《柳州日報》: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
發布日期:2018-12-29 來源:市情研究室
□王旭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了許多具有指導性的重要論述,初步形成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四梁八柱”清晰而完整地呈現出來,開啟了“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立足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其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山水林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理念構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基點,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先導。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內容
促進和實現自然物質條件持續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為夯實這一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其他各項建設事業中,提出了“實施人口綠色發展計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快推動能源領域的革命”、“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六大建設思路,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現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問題是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發展的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以“綠色發展”為基本內核,提出了“堅持綠色化和綠色發展”、“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推行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加強綠色科技和綠色理論的創新”五大生態發展方略,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實抓手和實現途徑。
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制度設計
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既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原有生態文明體制的基礎上注重制度創新,提出要“大力推動生態治理現代化,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生態治理體系”、“強化制度約束,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法律體系”、“抓緊落實生態文明考評制度”,構成了其生態文明思想的閃光點。
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國際貢獻
在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注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體現了其生態文明思想的國際擔當和時代貢獻。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新境界,深化了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只有堅持對這一思想的理論自信和自覺,才能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作者簡介:王旭 市委黨?;A理論教研室講師)
|
||
|